跳到主要內容區

李亦園

人文精神 自由學

 

清華人文社會學院的推手 - 李亦

 

 

 

【李亦園小檔案】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學士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碩士
經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
.國立台灣大學合聘副教授、教授、 校聘講座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人文社會學院 院長、榮譽講座教授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
現職: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國立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19845月,國內研究人類學的權威李亦園受聘為清華大學授,開始為清華籌備「人文社會學院」。81日,人文會學院正式成立,他成為首任院長,直到1990年7月31日卸任,前後共6年。2004226日,人文社會學院成立20周年,清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當時校長徐遐生及歷任校長毛高文、劉玄、沈君山、劉炯朗等人均到場祝賀,讓李亦園倍感溫馨

 

 

 

選定人類為一生的志

李亦園對人類學的好奇可以說從5歲就開始了。外祖父是朝舉人,也是中醫,李亦園5歲時就陪著外祖父行醫去,也體了世間的冷暖。當時富貴人家經常吃燕窩、人參,窮人則連病的錢都沒有,李亦園的外祖父遇到窮人,經常免費開藥給們。「為何這些人之間有這麼大的差異?」為了尋求解答,亦園投入了一生的心力在人類學的研究上

1948年李亦園從家鄉福建泉州來到台灣報考台灣大學。開始考上歷史系,隔年,傅斯年擔任台大校長,聘請李濟、作賓、凌純聲、芮逸夫等知名人類學家到台大任教,並成立考古人類學系,於是,他決定降轉,從人類學系二年級讀起由於當時兩岸隔絕,他唯一的經濟來源是獎學金,如果降轉會失去獎學金,影響太大,因此他去請傅斯年校長協助

「李濟教授很嚴格的,你知道嗎?」傅斯年一開頭就問亦園,沒想到他早就修過李濟教授的課,成績是99分。傅斯聽了很滿意,特別准許給予獎學金,並且提醒他,做田野調很辛苦,一定要耐得住性子,才不辜負他的好意

「我當初選擇轉系就讀人類學系,完全為了興趣。」李園說,人類學的訓練,看到的是全世界、全人類,了解不同化,讓眼界更寬廣。尤其做田野調查最有趣,可以接觸到平從未接觸過的人,也可以從不同民族文化中,知道自己的錯或優點。例如,南島民族(現在俗語稱原住民)的父子關係親密,不同於漢族的父子關係屬於權威與順從式的。透過田調查,讓他感覺到,南島族人的團體合作力量比漢族來得好

其次,田野調查經驗讓師生打成一片,最令他難忘。幾年來,不少學生們跟隨李亦園的腳步,在國內外大學人類學關科系,或研究機構任職,有的成為李亦園的同事,每年過時寄來的賀卡,擺滿了李亦園辦公室的各個角落。住在國外學生回台探親時,也不忘打電話請安或親自拜訪

 

 

 

• 國立清華大學頒贈李亦園名譽博士學位(李亦園提供)

 

 

 

沈君山引與清華結

李亦園到清華大學協助籌備人文社會學院,主要是沈君的推薦。在沈君山的邀請下,他與幾位人文社會學者合力開「人文學概論」與「社會學概論」兩門通識課程,有呂亞力政治學、孫震的經濟學、翁生的法律學、文崇一的社會學、楊國樞的心理學、徐佳的大眾傳播學概論以及李亦的人類學,共七門課,廣受生歡迎,授課內容後來集結《社會科學概論》一書。當他講授的三堂課,沈君山都自來旁聽

1984年初,清大組成人文社會學院籌備小組,由沈君山任召集人,沈君山向毛高文校長推薦李亦園擔任未來的人文會學院院長。這個學院的理想主要是希望人文的思想可以影學科學的學生,讓這個學院成為所有理工大學成立新學院的竿。李亦園說,他心中的理想是哈佛大學的經驗,希望把文、社會和科學自然結合在一起

當時「人文社會學院」的名稱還曾經引發爭議,有人為應為「人文社會科學院」,李亦園則主張把「科」去掉,為「人文社會學院」,並且與沈君山達成共識,如今清華採「人文社會學院」,其他理工大學也都沿用這個名稱

 

 

 

人社院圖書館與新館的興

人類學的研究範疇有三大領域,包括體質人類學、文化類學和考古學,李亦園主要專長在文化人類學。當時沈君山議他朝人文與社會並重的方向發展,同時協助清大推動通識育。由於當時他也是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會長,接任清華文社會學院院長後即舉辦了第一屆「通識教育研討會」

李亦園上任時,對清華人文社會學院的發展已做好了圖,先後成立1個系與5個研究所。先前清大已有了中國語系、外國語文系,他上任後首先成立經濟系,接著成立歷史究所、語言研究所、社會人類學研究所與文學研究所

1985年,李亦園提出設立人文社會學院圖書館的構想,毛高文校長充分支持。如今清華人社院圖書館擁有全台最豐的人文社會藏書,當年清華最早開放來自大陸的「限閱書」這也是清華的自由開放學風的表現

其次,他向校方爭取興建人文社會學院的新館,獲毛高與沈君山的支持,1987年經校方同意,開始撥款興建,1990落成,歷時3年。院長任滿後,他仍在人類學研究所任教,2000年才退休。當時劉炯朗校長特別聘任他為榮譽講座教授

 

 

 

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到清華任

在人社院創辦之初,李亦園邀請了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如約瑟(Joseph Needham)、楊聯陞、李方桂、余英時、許倬雲、光直、梅祖麟等人來校演講與訪問。其中,李約瑟於1986台訪問,在清華園住了3天,對清華歷史所的發展非常有幫助因為歷史所初成立時,即以科技史研究為重心

在客座教授方面,勞思光、王伊同曾在清華擔任2年客座授,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溝口雄三則短期停留半年,經濟學家「紅學」專家趙岡擔任1年經濟系主任,除了講授經濟學,紅樓夢,造成轟動。另外,李亦園的學生,當時香港大學人學系主任吳燕和、俄亥俄大學人類學系主任陳中民、愛荷華學人類學系主任黃樹民也先後到清華任教

1984年獲選中研院院士的李亦園大量借重中研院的人才先後延攬徐正光、莊英章、李壬癸、杜正勝、邢義田、黃興、蔡淑鈴、張茂桂、周碧娥等人到清華任教,這些都是當學術主流人才,也發揮了不少影響力。後來,杜正勝、李壬以及黃一農等人都當選了中研院院士

 

 

 

開辦通識教育課

人文社會學院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為全校開辦通識課程。亦園聘請當時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所長彭文賢來主持,規設計許多共同必修科之外的通識教育課程,使理科學生有人修養,文科學生也有自然科學的根底與現代科學知識。他擔院長期間,親自開了2次「社會、文化與宗教」課程,卸下院職後則與楊國樞合開「生死學探索」,頗受學生喜愛

在憲法課程方面,李亦園特別邀請已故立委盧修一到華講課。原在文化大學政治系任教的盧修一因涉嫌「叛亂」獄,出獄後文化大學的教職已被解除,沈君山與李亦園很情盧修一的遭遇,與校方商量後,決定聘請盧修一教授憲法盧修一上課時很認真,也很受學生歡迎。不過,當時也有不「深藍」人士對李亦園有所批評此外,還有一些因政治因素遭遇困難的學者,如吳乃德柯志明等人,李亦園深知他們在專業上非常傑出,因此邀請們到清華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任教。這些作法,不僅展現清華由的學風,也受到社會公正人士肯定,這部分主要有賴沈君的支持,並幫忙說服情治單位

 

 

 

• 1986年招待中國科技史家李約瑟婦於清華校園(李亦園提供

 

 

 

對青年學子的建

年輕人在選擇科系時,最好以興趣為主要考量。雖然時不一樣了,不過隨著文創產業興起,李亦園認為,許多小型物館或縣市文化局,都須要找研究文化與社會的人才,所以選讀相關科系的人又開始吃香了。男孩子讀人文社會學系,免受到社會壓力,但是還是要以自己的興趣為最大考量李亦園在清華的6年期間,感欣慰的是,人文社會學院首開氣之先,很快成為理工大學中人社會學院的模範,後來交大、大、中央大學紛紛學習這樣的式。他希望清華的人文社會學院延續胡適、傅斯年以來的自由、放的學風。(謝錦芳採訪/整理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