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村
接受挑戰 全力以赴
廣博卓越 資訊網路拓荒者 - 陳文村
【陳文村小檔案】
級別:核工70B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學士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電機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碩士、博士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副教授,資訊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教授、所長,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電腦與通訊科學研發中心主任、特聘講
.行政院科技顧問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財團法人吳健雄學術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吳大猷學術基金會董事
.國家實驗研究院董事
研究室裡明窗淨几,這是一個很安靜讓人可以不分心的舒適 空間,牆壁被書櫃佔滿,有條不紊地擺放,滿室生馨。書桌前,前清華大學陳文村校長(2006年2月~2010年1月)認真地的閱著資料,正為等一下要前往參與的研討會議做好準備,專注神情讓訪客也不禁動容。
深遠情份 感佩清華恩師
陳文村對清華有著很深的情感。高中由台中一中畢業,旋即考上清華的核子工程系,回憶著剛進校園的情況,他愉快地說:「第一印象是這個學校真大,學生大約只有400多位,全部都住校;老師幾乎認得所有的學生,師生互動親切,感情就像是家人一樣。」美好單純的年代,陳文村不但充分享受大學生活,也盡興地悠遊書海,舉凡書本他都嘗試閱讀,是圖書館裡的常客,大四時看了計算機科學相關書籍,選修「計算機慨論」一課,剛好學校當時也花了8萬美金買了第一部電腦IBM 1130,這第一次與電腦的接觸,讓他從此與電腦結了不解之緣。
陳文村日後會擔任教職工作,他認為啟蒙於大學眾多恩師們的薰陶。他記得那時學生們都很喜歡上唐明道教授的應用電子學,為了上8點的課,有的學生7點左右就前往教室排隊,可知當年受歡迎盛況;陳文村至今仍將上課的筆記本保留完好,可見其感念之心。其他還有不少教導自己的恩師,既秉持嚴謹的教學態度,上課講解又生動活潑,都深深影響著陳文村日後擔任教職的決定。
• 1987年陳文村擔任資訊所所長任內接待李國鼎資政來訪(陳文村提供)
自美回國 毅然貢獻所學任教
1970年陳文村大學畢業,當時同學都選擇出國留學,他也前往美國。到柏克萊加州大學時原來也唸核工,但後來覺得興趣在電腦,就轉唸計算機科學,做這決定時他告知自己必須比別人多幾倍的認真努力才行,在印度裔C. V. Ramamoorthy教授給予獎學金的支持下,陳文村短短4年內就拿到了博士學位,旋即於1976年3月回國。
會決定回國貢獻所學,也是有故事的。當時美國經濟發展是世界指標,留學美國的台灣學生畢業後多半選擇留在美國繼續研究或創業,薪水自然是比回國多很多;然而陳文村在畢業前一年看到清華大學的徵才廣告,連絡上當時同在美國的李家同教授,李教授(當時已應聘清華大學應用數學所所長)鼓勵他回國,覺得可以一起為國家好好貢獻。於是當陳文村向柏克萊繳完博士論文,當天立即搭機返國,還來不及回家,就直接向清華報到了。當時他還不到28歲,在清華一任教,就待了34 年的光陰。
全程見證台灣高科技發展歷程
甫回到國內,當時台灣的資訊科技相關環境與產業都尚未發展,學術上的研究水準也有賴提昇;身為當年首批留美歸國的資訊科技學者,陳文村肩負著拓荒責任,期待能將資訊觀念推廣。1979年,當時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李國鼎先生因推動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政策,決定成立資訊工業策進會;為了鼓勵學界與產業界參與,陳文村陪同李家同教授還幫李國鼎先生修潤演講稿之工作。陳文村的學術研究,提供給產業界的專業諮詢,對於促進台灣高科技的萌芽,著實功不可沒。
早期台灣電腦業的老闆們,陳文村幾乎都認識,也都是好 朋友。記得1979年當大眾電腦剛剛成立時,陳文村由於是簡明仁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同學,也是王雪齡的好友,所以當簡明仁決定創業時,就希望陳文村可以幫忙打前鋒,加入創業,除了協助電腦運用也提供諮詢,察看台塑哪個部門需用電腦並開始推廣。
教學用心 專業學術受肯定
外表沉默寡言的陳文村,在教學上也頗受好評。上課前他絕對會將課堂資料做好萬全的準備,將困難的理論解釋透澈,如此才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在自己積極的投入後,不藏私地將學術成果分享給學生。
陳文村的專長在無線網際網路、寬頻通訊網路、多處理機架構、平行演算法、軟體工程等,發表期刊與會議論文多達二百多篇。他的專業,讓他獲得許多專業學術獎項的肯定,包 括:第一屆傑出資訊人才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學術獎 、教育部國家講座與終身榮譽國家講座、IEEE Fellow、 IEEE Computer Society頒予之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研究傑出獎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中華民國資訊學會2003年資訊榮譽獎章、台灣積體電路設計學會特殊貢獻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傑出校友獎、設計與製造科學學會(SDPS) C. V. Ramamoorthy Distinguished Scholar Award⋯⋯等等,無數榮耀更肯定了陳文村的學術地位與成就。
• 1994年獲得教育部學術獎時,陳文 村偕同夫人與郭為藩教育部長合影(陳文村提供)
不畏事多 有能力絕對會做
熱心的陳文村,對於推廣資訊電腦不遺餘力,能幫忙的絕不推託;並樂於當個拓荒者,覺得該做的事就一定會去做。
1979年當國家成立資訊工程策進會時,陳文村即協助擔任技術諮詢委員。後來教育部顧問室需要科技顧問,陳文村也極力協 助;由於他的積極任事,4年後,當時的毛高文教育部長聘為教育部顧問室主任。1980年時,當時電腦稱不上普及,資訊系上有2部小型電腦(minicomputer),彼此的資料卻不能互通,這樣不便利的狀態促使陳文村思索以線路連結的可能,於是利用剛推出的乙太網路標準設計我國第一部資源共享區域計算機網路,成為國內電腦網路研究的先驅。在擔任教育部科技顧問與顧問室主任期間,規劃大學校園及校際網路,協助中小學資訊化,陳文村也是台灣學術網路的創建者之一。
「遇到事情就去做,絕不會挑剔;把每一件事都視為挑 戰,並且努力做到最好。」陳文村解釋著從任教以來,在清華校園裡貢獻已身,服務大眾的情形。1983年,僅僅35歲的陳文 村已經擔任清華資訊工程研究所所長,並成立了博士班,後來又創辦電腦與通訊科技研發中心,擔任中心主任長達10年;1998年創立電機資訊學院,並擔任創院院長。對許多只專注在學術研究的學者而言,並不想做這些服務工作,然而陳文村因為抱持著「不怕挑戰」的服務精神,不怕事多,努力去做。
「擔任行政工作最重要的是協調,作任何事都應該有全盤計畫;當別人有不同意見,記得打開耳朵用心聽,當意見是好 的,也應該從善如流。」就是因為擁有這樣寬大的胸襟與包容的態度,讓陳文村在行政工作上得心應手。
• 左圖:1996年李遠哲院長頒予陳文村傑出人才講座(陳文村提供)
• 右圖:2009年己丑梅竹賽,清華大學勇奪總錦標
擔任校長 學校排名大躍進
陳文村於2006~2010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是清華在台建校50多年來首位出任母校校長的校友。四年間最讓他得意的就是—「他的治校理念在努力之下一一實現」。擔任校長的幾年 間,清華的學術聲譽大幅躍進,根據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 刊(THES)針對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在陳文村的帶領下,一路由2006年343名、2007年334名、2008年281名、2009年的223名,躍升至2010年的 107名,這個好成績讓全校師生同感振奮。
陳文村認為,「菁英領袖人才不只專業精彩,通識才能和國際觀也不可偏廢。」因此在教學措施上有幾項相當令人驚艷的創舉。一是繁星計畫,這個計畫在他任內2006年時提出、2007年則由教育部全面展開施行,讓偏遠的弱勢學生也有機會進入頂尖一流大學,縮短城鄉間造成的差距。二是2006年所提出的不分系的院招生計畫,依此計畫招收的學生第一年以修習學院課程為主,第二年才分系,目前已推行至全校各學院。三是創立台灣第一個強調住宿學院教育的清華學院,每年招募150名在校生住進清華學院,提供學習與生活上的照顧,讓學生在專業知識之外,也可以培養領導、懂得關懷他人的能力。四是提出大學教育改進白皮書。五是提倡國際志工服務,每年招募70~80位學生前往國外發展中國家擔任志工服務,讓學生體驗世界,培養國際觀。
此外,陳文村也對清華校園大刀闊斧進行重要基礎建設,像是共同管道的建立、環校步道、南校區的新校門、奕亭、台積館、台達館與旺宏館的銜續建設與落成啟用、學生宿舍床位提升2000床等等。擔任校長期間,他也積極爭取校友捐款,例如:成立校友服務中心,增進學校與校友間的互動交流,也因此熱絡了校友參與每年校慶盛會;領先國內大學發行英文Newsletter 及電子報,讓世界藉由網頁認識清華,增加國際能見度。
對清華懷抱至深情感
「在任何位置上都應該盡力發揮,不須在乎別人的評語。」陳文村獲得博士後,立刻回清大任教,作育英才無數。 由當學生而老師而校長都在清華,著名的梅竹賽更是參與了30多年,對清大可說是一草一木都有感情。經歷了校長職務後,陳文村很慶幸自己曾經為這間優良的大學做過許多事。
在學術的路上,陳文村的作為就如同其座右銘所言:「盡力而為,追求卓越」。在追求廣大面向的浩瀚知識中,專精於所學,做任何事情不只求好,而是要求最好,律已甚嚴的陳文村不僅如此期許自己,也企盼年輕學子可以更認真於專業。
「清華距離一流大學還有段距離,有努力的空間,一定要更加油才行!」在深切感情基礎下,期許自然更殷切。(戴卓玫/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