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欽泰

 

 

國際視野 創造價值

 

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推手 - 史欽泰

 

 

 

 

【史欽泰小檔案】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學士
.美國史丹福大學管理科學碩士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
經歷:
.工研院電子所工程師、中心主任、副所長、所長、副院長、院長
.史丹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傑出訪問學者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國際傑出講座學者
.工研院董事長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
現職: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

 

 

 

我常跟人說,當初清華不讓我來,我一直記在心裡面,以我是非來不可,要來圓那個夢。」每回談到30年前清華擦身而過,日後榮獲清華名譽博士,並成為清華教授的事,史欽泰博士總是幽默地開玩笑這位來自高雄漁村,高中以優異成績保送台大電機系的材生,有著南台灣人慣有的質樸熱情,而曾掌管工研院這全最重要研究機構的經驗又為他注入圓融的智慧與豐富的國際野,使他展現少見的自信,與跳脫學究拘謹的活力和幽默

1976年,他頂著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學位光環,毅然美國束裝返台,當時他曾向清華大學申請教職,那時清華正成立電機電力工程學系,以他專長的半導體材料研究「太過進」為由,婉拒了他,於是他轉而前往工研院工作,沒想到轉折,竟讓他成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重要推手

 

 

 

工研院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事

台灣高科技產業由播種、萌芽到開花結果,創造舉世羨的經濟奇蹟,最顯著的驅動力就在新竹,工研院尤其扮演著舉輕重的角色。清華經濟系教授劉瑞華曾以「看得見的腦」,容工研院扮演台灣產業大腦的角色,負責將「產業科技化」使科技透過市場力量的交會,產生長期的經濟效益。在此發展程裡,史欽泰不僅自始便參與其中,更是重要的決策者與領者。他感性地說道,「工研院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我幾乎每個階段都參與,前半段從一個工程師、做project 開始,到小group leader、開創實驗工廠、擔任第一任廠長;電所時代雖以半導體為主,但慢慢拓展到資訊、光電領域。當院長時開始發展電資、材料技術,後來又當了9年多的院長。總結這段工作歷程,最重要的是累積了很多從技術到產業之「從無到有、創造出最後價值」的經驗,這個「結合心智、技的創造過程」,其實就是科技管理的實質內涵

當院長後他意識到世界日益複雜化,必須進行跨領域整與研究才能獲得創新能量,於是開始進行組織調整與活化,而開創了奈米、生醫,以及服務科學等新領域。他也致力於動成立創業育成中心與開放實驗室,將工研院寶貴的知識科與產業界做連結,「把工研院從一個擁有豐富知識寶藏之藏閣,轉化為沒有圍牆的知識寶庫」。另一個更重要的成果,是將工研院帶到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研究機構

2004年初,卸下院長一職後他前往史丹佛大學進行訪問究,在那裡,他深深體認到大學在前瞻性研究、人才培育與產研究中的重要性,決定接受清華邀請,擔任科管院院長

 

 

 

挑戰「成為一流科管院」的目

清華科管院成立於2000年,起步比政大、台大晚,學院只有20名教授,沒有共同目標,發展方向也不明確。史欽泰知,要成為一流大學不能只有理想,更要有做法,他加重語說,「我要挑戰的是,怎麼樣才能變成一流大學。「我一來就開始做中長程規劃、策略規劃,從建立共的理想、擬定未來的目標做起,確立中長程國際化的目標與略」。接著是強化課程與師資,除了全力延攬人才之外,也重老師的發展與進修培訓。他也成立了「科技政策」、「創與創業」、「全球化」、「生物倫理」、「風險管理」、「務創新」等6個研究中心,將老師安排到研究中心,展開跨領的合作與研究,讓研究中心成為培養大師的舞台

與哈佛管理學院合作,將台灣企業成功的故事寫成哈佛個案教材,則是重點突破的重要策略之一。剛開始老師們不意寫個案,一來沒經驗,再者無益於升等,為此,史欽泰親帶著老師、研究生一起做,拜訪廣達、華碩、巨大、台積電大企業,三年下來累積豐富的成果。他得意的說,「現在台為哈佛管理學院做個案,寫最多的是我們」

繼而,他又安排高階主管到哈佛上課,進行經驗分享,麗的表現讓企業界刮目相看,也成功打響了科管院的招牌 。

在工研院後期,史欽泰已注意到台灣慢慢走向服務科技知識經濟產業的趨勢,到清華不久他便開始籌設全台第一「服務科學研究所」。一開始,院內、校內質疑聲浪不小,切師資來源、學生、就業等問題,他以「這就是我們展現我創業家精神的時候!」親自帶頭做,逐一化解阻力

 

 

 

• 2003年清華大學授予史欽泰工學名譽博士學位(清華大學計算機與通訊中心學習科技組提供

 

 

 

到清華來當連接

過去在工研院時,史欽泰成功地促成科技與產業的連結如今他的使命則在於透過自己豐富的管理經驗,把清華與產連結起來,將學校優異的研究成果與知識傳遞出去

他陸續推動二個三年計畫- 「產學研究商品化與創業之研究」(簡稱U-Spin計畫),「能源技術、資通訊科技與服務之品化」(簡稱I-Spin計畫),促成理工、電資學院與科管院進行跨學院跨領域合作,同時透過管理機制,老師的研究與產出除了發表論文,能變成專利output。為了培養學生創業精神,過程中也結合創業育成位與從事創投的校友,使校園實驗技術,真正走向商業發展之途

企業校友也是他「連結」的重點,他主動邀請清華企家校友進行「朝陽早餐會」,安排校內教授進行專題演講,進與企業的互動。此外,每年邀請北京清華企業家校友前來誼,鞏固校友對學校的向心力。至於「菁英計畫」,則是推產學關係的重要一環,連結理念相同的企業一起培育學生

 

 

 

寄語清腳步怎麼加緊都不夠

經過5年多的努力,科管院開始展現與其他學校不同的色,「產學關係突出,校友開始慢慢累積,在職教育也慢有點成果,新的領域如服務科學等也開始受到企業重視;跟際、跟對岸清華合作也有進展,品牌形象也慢慢建立起來」

然而仍然有很多挑戰。包括教師延攬仍嫌不足,薪水低、太重視論文發表等限制,也讓有產業經驗的老師進不來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也有待加強。再者,學校對於「終身習」的觀念不夠重視,在提供MBAEMBA名額上遠遠趕不業界需要。「很多制度需要改革,觀念需要鬆綁」,他強調「科管院需要較多的獨立管理機制,我們的彈性還是不夠」

過去無論擔任什麼工作,史欽泰始終秉持「能做的,能議的,必盡一己之力」的人生觀而行,5年多來,他竭盡所能為科管院注入活水,也將科管院逐步帶上與國際接軌的路途如今二屆任期即將任滿,他語重心長地說,清華要成為一流學,「腳步怎麼加緊都不夠快」。(何乃蕙/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