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追求卓越
為台灣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 徐遐生
【徐遐生小檔案】
學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學士
.哈佛大學天文學博士
經歷:
.美國加州大學大學教授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天文系校長講座教授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天文系系主任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物理系教授
現職: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特聘研究員
「天文學者即將在台發光!」2002年,當徐遐生博士將返台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2002年2月∼2006年1月)的消息傳出後,在全球天文學界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國際知名雜誌「自然」期刊特別以“Astronomer set to star in Taiwan”為文報導,文中並引述台灣政府官員的看法,認為徐遐生的任職,將對台灣的大學教育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徐遐生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二所頂尖學府,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當過柏克萊分校天文系系主任,也曾擔任美國天文學會會長。他最為天文學界津津樂道的是,1964年他21歲時,發表了一篇關於恆星形成的論文-「星系漩臂密度波」(Spiral density wave) ,為天文學界帶來突破性的發展,傑出的成就迄今為他贏得多項國際性的天文獎項與榮譽,他也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與美國哲學學會三料院士。
由這位學養皆優且具國際視野的傑出學者領航清華,不僅大幅提升了清華大學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也為台灣的大學發展為國際一流大學,帶來希望的曙光。
與清華60年的連結
徐遐生出生於中國昆明,6歲時便跟隨父母親移民美國,在美國接受小學到研究所的教育,然而他與清華結緣很深。除了其父親徐賢修畢業於北京清華,父親許多好友也是北京清華校友,自他小時便告訴他許多清華的故事,包括成立典故、留學 生的使命等。1970年,他的父親徐賢修接受蔣介石總統邀請, 回台擔任清華大學校長,自此新竹清華也走進他的生活。對他而言,「清華是個神奇的名字(a magical name) 」。
日後當清華與交大合併議題延燒之際,面對少數質疑他對清華缺乏認同感的師生們,他曾毫不猶豫地反駁,他的父親、 指導教授林家翹、他曾追隨的楊振寧教授,以及邀請他回台的李遠哲博士等人,全都是清華校友,「一生中有60多年與清華的連結,是我離開柏克萊而回到這個校園來的唯一理由」,以此平息了質疑聲浪。
• 此圖攝於1996年中研院院士會議時,右起徐遐生、徐賢修、朱棣文院 士(徐遐生提供)
銜續父親腳步 給台灣一個美好未來
徐遐生原本的生涯規劃裡從未想過要擔任清華大學校長, 促使他改變心意接下這項重任的是父親當年曾告訴他的一席話:「教授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教授就只有一個責任,就是為未來,台灣的大學的畢業生沒什麼未來,最好的都出國留學,念完了就待在國外,因為回台灣沒有合適的工作,所以我要給這些人一個理由回台灣,給台灣一個未來」。
「這是我一輩子不會忘記的。」為了感念父親接掌清華大學、創辦科學園區,對台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決定轉換人生跑道,積極地幫華人做點事。
放眼世界 2020願景
當年徐賢修面臨的是台灣人才外流的問題,如今由於新竹科學園區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大學生畢業後多半直接就業, 或在國內念研究所,不再出國了,「如果大學生畢業後不再出國,那麼國內就要有很好的大學,讓優秀的學生能在台灣接受最好的教育」。相隔30年,父子面臨的問題截然不同,如今帶領清華成為國際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成為徐遐生最大的挑戰。
在台灣,清華已是數一數二的優秀大學,但名列台灣第一算不了什麼,更重要的是能否名列世界前100名。而放眼世界, 標準還要更高才行。上任不久,他提出了2020願景,期許20年內清華能成為全世界前20名研究型大學。
他坦承,全世界有那麼多所大學,短期內要衝得那麼快並不容易,「但至少有一所學校做到了,那就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他解釋,UCSD與柏克萊都屬於加州大學系統,但UCSD一開始便將目標設定在超越柏克萊,而非屈居柏克萊底下,而如今即使它還沒有追上柏克萊,只要願景在那裡,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將目標設定在前20名,若達不到,30也很好啊!」。
獨創的聘用辦法 招募最優秀的人才
要成為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絕對少不了傑出的人才、高標準和優良的制度。要達到這個目標要做中長程規劃,並從四個 層面來達成,第一是一流的工作環境及學術聲望,其次是較高的薪資,第三是足夠的起始經費(start up money),第四是良好的住宿與交通條件。徐遐生認為,清華擁有極高的學術聲望, 工作環境等硬體條件大致很理想,因此他將全部心力都放在延聘人才、留用優秀教師,以及建立制度與相關的配套措施上。
上任不久,他構思出一個創新的聘任制度,「這也許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改革,這個辦法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以前系所有缺額時才找人,為了擔心缺額被學校收回,不見得聘請到最理想的人選。另一 方面,其他系所可能因沒有缺額 , 而錯失優秀的人才。新辦法不限定各系新聘教師的名額,由各系將擬聘用的教師排序後送院彙整、排序,再由各院送到最上層的校級遴聘委員會討論。校級遴聘委員會由校長擔任召集人,邀請公正客觀的教授與校友擔任遴聘委員,1年召開2次遴聘會議,將人選劃分為同意聘任、不同意聘任,以及觀察名單3類。
在新制度下,每個系所每年都有新聘教師的機會,不會錯失人才,更重要的意義是各系所展開良性競爭,只要積極找 人,都有機會發展為最佳的系所。新制度立意良好,不過剛開 始教授們既不習慣也不喜歡,因為要比以往花更多的力氣,第2年起,大家熟悉新的延聘制度後,感受到好處,態度也轉趨支 持,徐遐生笑著說,「這個辦法現在不會變了」。
為了吸引年輕教師到清華服務,學校以增加起始經費給予鼓勵,使他們有充裕的資金做研究、購買圖書設備等,在這方面,比先前增加了3倍之多。在留用優秀教師方面,針對在研究上取得傑出成果的教師授予清華講座教授等榮譽並給予津貼獎勵。另外也仿照加州大學做法,建立擴大等級延聘制度,藉由定期提升薪資,獎勵教師在研究、教學或行政上的優良表現,激勵其終生追求專業成長和貢獻。
• 左為劉兆漢、中為徐遐生(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珍藏資料)
改革招生與修業方式
一流大學靠的是優秀的教師,有好教師自然可以吸引好學生前來,但是考試並不能挑選到最好的學生,因此徐遐生盡量壓低考試的重要性,善用多元入學方案,甄選出好學生,「教 育部有規定名額,不能超過,我們總是做到教育部規定的極限」。他最終的理想則是仿照美國的大學入學方式,由學校整體(至少是分領域)而非以系來招生,只要符合一定條件的學生就能入學,讓清華成為培養社會各階層領導人才的大學。
他主張改變修業方式,仿照美國大學的做法,入學的前兩年以廣泛的基礎課程加上一些必修課程為主,讓學生接受人文教育的啟迪,培養思考能力和自學精神,等充分了解興趣與專長後,第三年起再決定主修學系。在他任內,人文社會學院的一些科系已展開實驗性計畫,為改革大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推動國際化 提升國際視野
在徐遐生擔任校長之前,清華曾與歐、亞、澳以及美國等地、超過30所之同類型大學及研究機構簽下合作協議,然而, 身為學術研究機構,清華有必要更清楚定位國際化的目標,於是他將合作重點放在與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及北京清華的互動上。未來合作範圍將擴及共同指導博士生計畫,奈米生物資訊研發領域,以及天文物理等各層面。
帶領清華邁向國際化的另一個重要做法則是全力營造一個中、英文雙語並重的教學環境,除了提升國際交換學生的比例至百分之五,也鼓勵教師採用英語授課,以便提升教師與學生的英文水準。2004年,清華有百分之十的課程以英語授課(不包括外國語文學系的課程),徐遐生希望以英語授課的課程最終能提升至百分之30或40。在徐校長任內,清華電機工程學系也率先通過一項方案,大學部所有必修科目全部採用英語授課。對於採取英語授課之教授,校方給予額外百分之五十的鐘點數做為獎勵。而為了協助清華研究生在國際期刊上多發表文章,清華也成立全台第一個校內寫作中心,提供論文寫作上的指導。
• 徐遐生校長任內參加梅竹賽時與紀政名譽博士及前清華大學沈君山校長合影(國立清華大學提供)
清華與交大合併不成功 任內最大遺憾
清華與交大兩所大學是否應該合併,始終未有定論,然因涉及研究型大學的定位、政府經費補助,以及國際競爭力等問題,在徐遐生校長任內,終於到了必須做決定的時刻。為了爭取校內支持,他親自擬定一份完整說帖,從合併取代合作的效率與必要性、可取得政府必要的經費補助、研究型大學必須具 一定規模才能與國際競爭、如何保留校名等面向做了完整的說明。誠懇的溝通贏得教師們的信任,清華校務會議代表以102比10通過了合併議案。但交大在投票表決時,沒有獲得三分之二以上校務會議代表的支持,合併案遂宣告失敗。
對此結果,徐遐生援引父親的說法—學校唯一的責任就是為未來,來說明他的遺憾,「假使今天要在新竹辦一個學校, 會選擇辦二個而不辦一個嗎?不必說一定是辦一個。因為眼光 看得不夠遠,所以沒有做到,這是我覺得最可惜的」。
星際遊遐 繼續為台灣奉獻
2006年,徐遐生在帶領清華邁向國際一流大學之後卸下校長職務,返回美國,但仍經常來台指導氣候變遷以及核能方面的研究。 而他自年輕時起在天文研究上做出的巨大貢獻也持續為他贏得國際性榮譽,包括美國哈佛百年紀念獎章、已逾百年歷史的布魯斯獎(Bruce Medal ),以及邵逸夫天文學獎。而更早之前的2005年,荷蘭萊登大學的研究員Ingrid van Houten-Groeneveld夫婦,將倆人發現的一顆小行星,以徐遐生之英文名Frank Shu命名,向他致敬。因此這位在浩瀚星海裡擁有小行星為伴的“遊遐”非但不寂寞,也持續以閃亮的光芒照亮台灣的天空。(何乃蕙/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