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 務實負責
學以致用影響台灣半世紀 - 閻振興
【閻振興小檔案】
級別:土木34B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
.美國愛荷華大學工學碩士、博士
經歷:
.黃河堵口復堤工程局工務處長
.教育部部長
.國家科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國立台灣大學校長
.中山科學院院長
.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
.總統府國策顧問、資政
「不只要以清華人為榮,更要讓清華以你為榮!」前清華大學閻振興校長(1969年7月∼1970年8月),生前經常以此自勉。這位一生專注在工程、學術以及教育界,並獲得斐然成果的校長,確實以高風亮節的行誼,樹立了清華人的最佳典範。
閻振興於1912年出生於河南省汝南縣,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後考取河南省公費留學,獲得美國愛荷華大學工學碩士、博士;1942年歸國後,擔任西南聯合大學副教授、教授與昆明水工實驗室主任外,並曾兼任滇緬公務局正工程師。
1946年擔任黃河堵口復堤工程局工務處長、兼河南大學工學院 院長,1947年黃河堵口完成後轉任海軍總司令工程處處長。來台後,他曾任高雄港務局總工程師、台灣大學工學院院長、成功大學校長、台灣省教育廳廳長、教育部長、行政院青輔會主委。1970年8月卸下清華大學校長職務後,調任國立台灣大學校長,期間也兼任中山科學院院長、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資政等職。2005年初因病辭世,享年94歲。
• 閻振興擔任高雄港務局副局長期間,以清華高雄校友會身分,邀請梅貽琦校長前來訪問(閻愛德提供)
治理黃河堵口與規劃高雄港
出生於河南鄉下的閻振興小時後在私塾裡唸書,19歲進入清華大學就讀土木工程學系後,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自國外學成後,閻振興隨即返回西南聯大任教,並擔任昆明水工實驗室主任。在歷史上黃河有多次決堤紀錄,抗戰期間人為決堤雖發揮了阻止日軍入侵的功能;然而長期的水患使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抗戰後,當務之急就是要將黃河決口處堵上讓受災區域可以重建,因此政府成立了「黃河堵口復堤工程局」,聘請閻振興為堵口復堤工務處處長,負責工程實務。
「習水利能學以致用,進而造福百姓民生」是閻振興當初決定參與計畫的主因。整個工程進行有一年多的時間,動員超過20萬人次,終於在他的領導下完成,這也是如今黃河河道最後一次的定型。這次工程讓閻先生頓時聲名遠播,榮獲四等景星勳章。1949年來台後,閻振興成為高雄港務局總工程師兼副局長,8年中完成10號碼頭的復建及規劃擴建高雄港,使高雄港成為台灣第一座邁向世界的國際港。
• 這是閻振興第一次以工程師身分來台,視察斗六大圳時所攝下的影像(閻愛德提供)
推動九年國教的教育家
在從事工程工作之同時,他也不曾離開過教育工作。在黃河堵口期間,兼任河南大學工學院院長;而在高雄港務局期間,也曾兼任台大工學院院長。1957年擔任成功大學校長,1965年出任教育部長。從高等教育至管理全國教育大計,閻振興都參與其中。
他擔任教育廳長時,十分關心國中、小學的升學壓力問題,為了要提昇國家整體知識水準,於是研擬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可行性;並將全省各師範學校改制為師範專科學校,將國小師資的3年培育教育改為5 年,對於提昇國民教育的程度有最實際的作為。國教政策在閻振興擔任教育部長時獲得了支持,於1968年付諸實行。「台灣的土地資源有限,要補天然之不足唯有靠人力資源,而人力資源的養成唯有靠普及的教育。」在此認知下,他戮力推動9年國民教育政策。
在擔任教育部長時他特別設立了技職司,規劃、管理高職及專科學校,鼓勵社會人士集資興學,厚植台灣經濟起飛所需的人力資源。歷任成大、清大與台大校長期間,則極力推動研究,鼓勵學校成立研究所,為這3所大學成為教學與研究並重的優良學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淡泊名利 為做事而做事
閻振興對於名利的看淡,常被人所稱道,這主要是受已故 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的影響。梅先生一生與世無爭、務實低調的處事態度,啟發著閻振興,讓他深覺做事應該有著積 極進取的原則。所以即使獲崇高地位,他心中仍然抱持著純然為解決問題的態度來做事。身為主管,更必須充分授權、分層 負責,才能讓整個制度有效率。他曾表示:「行政工作經緯萬端,最重要的就在無私,主管能無私,弊端就無從產生」。
閻振興初任台大校長時,曾有教授不滿發言,覺得他是國民黨官派來整頓的,他不動聲色地觀察學校運作兩年,待第3年起聘任理、醫、工、農等院院長,接任者皆非國民黨員而是適任的一時之選,知道校長是來做事的,終於平息了流言。
閻振興長子閻愛德印象中的父親做事總是「腳踏實地、從不好高騖遠」,而其中又以「負責任」的態度影響他最深。記憶中父親在擔任港務局總工程師時曾說過:「颱風時絕對要在碼頭上,而不是在家顧屋頂。」這樣的紀律深深影響閻愛德的做人行事,他記得在擔任同步輻射籌備處主任時曾有中途放棄的念頭,父親只淡淡地告訴他:「目前你還沒有資格想這個問題。」這句話讓閻愛德決心將籌建工作完成,堅持下去。
「有問題的給大原則方向,絕不輕易給肯定答案」是閻振興的教育原則,這也展現在閻振興與閻愛德父子間的相處上, 他對小孩教育採開明態度,不過問但適時鼓勵。
一生以身為清華人為榮
對閻振興來說,對於清華大學是有特殊情感的,他因進入清華大學就讀而成就了一生的事業。他曾為清華的學生,後又任教於清華,並擔任清華大學校長一年,閻愛德記得父親說過,很喜歡清華東院,希望能從此地退休,後來因調任台大無法如願。至南部任職時他也曾擔任高雄同學會會長,對於清華的發展頗為關心,如:在學校籌建體育館和圖書館時,身為會長的他立刻發起同學會募款,旅港同學捐得半數,同時亦發動在台同學募捐半數,這就是他看重清華發展的其中一個事項。 當完校長之後,他又持續擔任清華同學會(校友會)會長多 年,凡是與清華有關的事務,他都樂於協助並盡量參與。
閻振興豐富充實的一生,旁人或許覺得是時事的造就; 但深究其中,更發現是智慧、努力與無私的個性所促成。誠如他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只要以清華人為榮,更要讓清華以你為榮!」此自強不息的精神,才是工程師該有的精進態度。高風亮節的風範,將永遠為清華人懷念。(戴卓玫整理)